各縣(市、區)教科體局,市直屬學校:
為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秩序,促進教育公平,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和《四川省教育廳關于規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20〕139號)精神,結合實際,現就我市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落實陽光招生政策,規范學校招生行為,努力實現教育公平。
二、招生原則
(一)堅持屬地管理。全面落實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各縣(市、區)教科體局負責本地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各校在教科體局統一管理下,具體實施招生入學工作。
(二)堅持就近入學。各地要依據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結合新建小區、街道和人口變動等因素,科學制定招生計劃,保持學校適宜規模,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均有一個公辦學位。
(三)堅持免試入學。各學校不得以筆試、面試、面談、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從2020年起,全面取消初中學校特長生招生。
(四)堅持“公民”同步。各地公、民辦學校要統一招生平臺,統一管理,實行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注冊學籍。
(五)堅持規范班額。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新生年級班額不得超過55人。有條件的縣(市、區)和學??砂凑招W每班不超過45人、初中每班不超過50人招生。
三、招生辦法
(一)公辦小學。小學招生以戶籍為主要依據,采取劃片就近入學的方式,為適齡兒童少年提供相應的學位。小學入學年齡由縣(市、區)根據當地實際具體確定。
(二)公辦初中。初中招生采取劃片和電腦隨機派位相結合的方式,為符合條件的小學畢業生提供相應的學位。市直屬學校初中招生由學校所在地教科體局組織實施。未在戶籍所在地就讀小學的市內戶籍學生,可向當地教科體局提出申請,在學校所在地就讀初中,由當地教科體局統籌安排。
(三)民辦學校。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采取網上報名、志愿申報和統一錄取的方式實施招生,主要面向本區域或本市,其具體招生辦法、計劃和范圍等由當地教科體局核定。民辦義務教育學??蓪嵭芯拍暌回炛啤爸鄙贫取?。
(四)特殊教育群體入學。
1.殘疾兒童。各地要妥善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工作,確?!皯x盡讀”。各學校不得拒絕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要將兒童福利機構特教班和送教上門服務的殘疾學生納入中小學學籍管理。
2.隨遷子女。堅持“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的原則,簡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材料,不得隨意提高入學門檻。公辦學校學位不足的,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安排在民辦學校就讀。
3.優待對象子女。對符合條件的烈士、現役軍人、公安英模、消防救援人員、高層次人才、直接參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線醫務人員、進藏干部職工、建檔立卡貧困戶等群體子女入學,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五)全面加強控輟保學。各地要全面落實聯控聯保機制,依托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控輟保學動態監測,把初中作為重點監測學段,把流動、留守、殘疾、家庭經濟困難適齡兒童少年等作為重點監測群體,不讓一個適齡兒童少年因貧失學輟學。
四、招生程序
(一)統一網上報名。各地要建立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平臺,擬入學學生信息采集、報名通過平臺進行;任何學校不得自行組織招生報名。
(二)統一組織錄取。各地要統籌轄區內所有公、民辦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實行同步報名、同步錄取。每位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可自愿填報一個民辦學校志愿,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未超過招生計劃數的,直接錄取全部報名學生。未被民辦學校錄取的適齡兒童少年,仍按劃片就近入學或電腦隨機錄取等方式就讀公辦學校。
(三)統一公開信息。各地要利用門戶網站、教育公眾號、報紙等多種媒體,主動公開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的實施辦法,含學校招生范圍、招生計劃、招生方式、民辦學校收費標準、報名條件以及咨詢電話、監督舉報平臺等重要信息,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四)統一時間安排。6月15日前,各地制定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及辦法,報市教育體育局備案并對外公布。6月20日前,各地建設并調試好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平臺。7月20日前,完成網上信息采集、審核;7月30日前,網上申報民辦小學、初中志愿;8月10日前,發布公、民辦小學、初中錄取結果;8月31日前,辦理入學報到手續。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工作統籌,精心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涉及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教育公平和社會穩定。各地要提前謀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完善招生辦法。要加強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招生工作規范有序推進。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教科體局局長、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分管局長和分管校長是直接責任人。
(二)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等,廣泛宣傳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和實施辦法,全面解讀入學政策。要在招生入學關鍵環節和關鍵時點,就群眾關心的疑難點做好宣傳釋疑工作。所有公、民辦學校的招生宣傳材料須報經當地教科體局審核后,方可對外發布。
(三)加強招生管理,規范辦學行為。各地各校要嚴格落實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招生“十項禁令”。嚴禁在規定時間前開展招生宣傳(包括公布招生簡章,接待咨詢、參觀等);嚴禁擅自變更招生計劃和無計劃、超計劃招生;嚴禁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費;嚴格學制管理,不得擅自改變學制,嚴禁學校以學制改革為名提前選拔、預錄學生;嚴禁以借讀等名義招收、代管非本校學籍學生。
(四)加強督導檢查,嚴格責任追究。各地要建立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監督機制,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強化招生工作專項督查,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要建立招生“黑名單”制度,把嚴重違規的學校、校長列入“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對違規學校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撤銷學校榮譽稱號并限期整改,視情節輕重對校長給予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撤銷榮譽稱號,直至撤職等行政處分。對嚴重違規的民辦學校給予壓減當年或次年招生計劃、取消招生資格,直至取消辦學許可的處罰。堅決查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對違規參與中小學招生入學的校外培訓機構,直接吊銷辦學許可證,列入“黑名單”,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法律責任。
附件:2020年南充市直屬學校初中招生計劃

南充市教育和體育局